祝贺!云南一人荣获2024“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两人获提名_传承_保护_伍林
6月26日
2024年度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及提名人物
在中国国家版本馆揭晓
其中
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怒族民歌“哦得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郁伍林
荣获2024“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永才
两人被推选为
2024“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
祝贺!
一起来了解他们的事迹↓↓
展开剩余86%2024“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郁伍林
揭晓词
唱起民族歌,齐跳欢乐舞,他引来天南地北宾朋客,巧把青山变金山。
端起旅游碗,同吃文旅饭,他带领父老乡亲一起干,共富能手齐声赞!
郁伍林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村民,也是云南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怒族民歌“哦得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哦得得”是怒族民歌中保存最完整、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2006年,怒族民歌“哦得得”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郁伍林将“哦得得”重新编排演绎,上传到短视频平台,意外走红。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左)为2024“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郁伍林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 图源:光明网
为了传承和发扬怒族文化,激发群众自觉传承保护非遗意识,郁伍林在村里组建了非遗表演团队,推出“非遗展演+篝火晚会”,将民族歌舞深度融入旅游体验,让游客亲身感知非遗魅力。
郁伍林还将文化传承重心放在青少年培养方面,每年他会举办一至两期以青少年为主的寒暑假培训班,免费教授孩子们以怒族特色文化为主的民族传统技艺、民风民俗。
此外,他还积极带动村民共同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如今,当地旅游业年收入已达800万元。郁伍林作为怒江乡村旅游的领头雁,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蹚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2024“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 王静
王静 图源:光明网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静,率领团队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成绩显著,2024年荣获“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自2016年至今连续举办11期全省非遗田野调查业务培训,初步形成“非遗田野调查培训云南范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学术研究能力,编撰出版云南非遗保护系列丛书。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扶持培育传承人,2018年以来已举办8期“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培训、国家级传统工艺振兴培训班和“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传承人培训,在非遗促进消费、带动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品牌塑造,持续办好“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云南省传统戏剧曲艺汇演”两大特色活动品牌。依托南博会、中国国际旅交会等重要平台举办活动,持续提升“云南非遗公开课”“云南非遗伴手礼”“云南非遗巡展”“云南非遗集市”品牌影响力。坚持科技赋能,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和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强化非遗网站、公众号等传播平台及非遗数据库建设管理,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云南非遗保护传承发展。
王静作为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工作扎实勤奋,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率领团队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成绩显著,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近年来,在非遗实践基地建设中,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多次举办“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等培训班,让更多人通过这些平台不断进行交流学习,既提高了保护传承的能力,又对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还坚持品牌塑造,把优秀的节目集中地呈现出来,通过一系列活动扩大传播效果。
2024“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 金永才
金永才 图源:光明网
金永才,男,汉族,1953年生,云南昆明官渡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五十多年来,金永才一直专注和坚守、探索乌铜走银的传承发展,把这项濒临失传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技艺这一文化瑰宝又传承发扬起来,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打破世代以“家族传承”为主的收徒传艺门规,创办云南第一家非遗传习馆——乌铜走银传习馆,以“前店后厂、以店养馆”模式开展非遗事业,成为了非遗行业学习借鉴的示范。传承创作作品先后荣获各类专业大奖8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等知识产权13项,以守正和创新的思想推动乌铜走银不断发展。
2024年4月20日,金永才通过传统拜师仪式,面向全国各地一次性收徒16名。此次收徒,金永才突破传统观念,强调性别平等,首次招收女弟子。2024年,由金永才创办的乌铜走银传习馆共接待到访参观交流以及研学体验人员超过10万人次。接待来自东盟十国和其他外国参访交流团超过10个国家20个团体,在非遗促进对外“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带领徒弟开展非遗进学校、进社区、进商圈等研学体验活动175场,体验人员超20000人次,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非遗促消费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再次祝贺
发布于:云南省